文 | 雷少

编辑 | 小丸子

R汽车继续换壳荣威的话,没有市场竞争力。智己的出现,也会分流R汽车的资源和流量。R汽车和智己汽车,会成为陈虹的最后一笔“整治”遗产,还是遗憾?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再有钱的大户人家,也有各自的心酸苦恼。

比如今天我们要聊的上汽集团,长期以来位居我国六大国有汽车集团之首,连续15年销量国内第一。

即便是在2020年同比下滑超10%的背景下,上汽旗下合资+自主板块整体销量依旧高达560万辆。

一句话,在诺达的中国车市,上汽集团一直是“龙头大哥”般的存在。

01

燃油车冠军包袱,成为转型最大绊脚石

需要指出的是,上汽的帝国大厦,是建立在传统燃油车基础之上。

随着以电动化、智能网联化为核心的,“新四化”产业变革浪潮奔涌而来,上汽这样的传统燃油车巨头,近年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危机。

当然这种巨大危机,不止上汽集团,包括丰田、大众、奔驰宝马,以及吉利、长城等,都正在面临。

如同手机行业从传统功能机时代,向智能机时代演进,强如诺基亚、摩托罗拉这样的传统巨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毕竟当变革来临,过去的辉煌成就往往会成为你转型路上的包袱和绊脚石,时代淘汰你招呼都不会打一声。

按理说,上汽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还算挺早,而且一度还是国内鲜有的具备氢燃料汽车技术储备与投产能力的车企。但在享受完前些年巨大政策红利之后,近几年上汽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表现,明显开始后劲不足。

售价几万元的低端廉价“买菜车”五菱宏光MINI EV就不说了,更大意义上在于走量,与上汽这样的龙头企业身份不符。

一度承载了上汽乘用车新能源高端化梦想、在业界赚足眼球的荣威MARVEL X的失利,意味着上汽耗时数年的新能源中高端梦,以失败告终。

上汽新能源冲高之作MARVEL X

加之荣威、MG名爵这对兄弟品牌,近年来在燃油车领域也遭遇了“高开低走”的尴尬处境,从王晓秋到杨晓东不无祭出了“以价保量”的策略。

过去给人印象“高诸多国产品牌半截”的荣威名爵,品牌形象急转直下。

荣威i5、名爵5更是将品牌底价拉低到了六七万元的新低度,令人嘘唏。

02

荣威名爵品牌力做垮,新能源另起炉灶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上汽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新的变革出路在哪里?

R汽车和智己汽车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相继浮出水面,构成了上汽自主在新能源领域变革图强的核心两极。

R汽车去年下半年才正式发布,一开始还是作为荣威品牌旗下的“双标”产物,后面才正式以独立品牌的身份运作。

智己汽车则是上汽、阿里、浦东新区三方联手投资打造,于去年底才正式对外公布。

按照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的说法,R汽车将主攻15万元以上价位,避免与荣威名爵等形成冲突,肩负着荣威名爵品牌向上的使命。

而根据目前智己汽车对外释放的种种信息来判断,其定位会相对更高,剑指国产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新造车势力。

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

猛一看,上汽对R汽车和智己汽车各自的定位还挺清晰、并不存在直接冲突。

但结合上汽自主乘用车板块已有的荣威、名爵来看,R标和智己的集中涌现的确有些冗余、前景难以叫人看好。

03

R标换壳荣威,智己依旧强调“噱头”

先看R汽车,其去年刚推出的时候其实还只是放到荣威品牌旗下,作为一个新标车系并没有上升为独立品牌。

其实这也反应了,一开始对于有无必要在既有的荣威、名爵双品牌基础上,再另起炉灶搞一个新品牌,上汽乘用车并没有想清楚。

一如前面所言,从2006年通过买买买的方式相继创立荣威、名爵品牌以来,上汽自主乘用车定位和起点并不低。

甚至时至今日,荣威名爵依旧习惯性以英伦血统自居,不愿意国人消费者将其简单粗暴地,与长城吉利比亚迪等国产品车对等。

尤其是荣威RX5打着“互联网汽车”的名号出道之后,较长一段时期里荣威、名爵都是顺风顺水,大肆宣扬品牌向上,产品定价直接对标合资品牌。

彼时,荣威和名爵给人的印象,品牌溢价的确让人高看一眼。

无奈近几年在互联网汽车的光环褪去之后,荣威名爵自身的产品品质及口碑并不理想,市场销量一路走低。

于是王晓秋和杨晓东相继打起了“价格战”,将过去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品牌溢价拉了下来。

王晓秋主导荣威i5上市打响“价格战”

所以才有R标的腾空出世,意欲换个车标和玩法,重新拔高上汽乘用车的品牌形象。

但一个尴尬的现实在于,结合目前R标已经发布的两款车型ER6 MARVEL R来看,R标汽车产品本身更多的像是荣威产品的换标换壳,新瓶装旧酒诚意不足。

反观智己汽车,在上汽已经推出R标并创立R汽车独立新能源子品牌之后,上汽继续联合阿里和地方政府再造一个全新的新能源子品牌,自发布以来就饱受争议。

有必要吗?上汽同时加推两个新能源子品牌,贪多嚼得烂吗?

尤其在不久前智己举行了首场大型发布会、对外展示了两款准量产车之后,业界对于智己汽车的质疑更是有增无减。

除了喊出1000公里续航、电池永不自燃等“噱头”外,智己方面在介绍产品的特色亮点和卖点时,一味地强调什么车上自带摄像头,可以高清拍照录像并一键剪辑、一键分享传到各大视频和直播平台。

已然把一场汽车发布会,搞得像是手机厂商的发布会。

而类似功能点和“噱头”,两三年前小鹏汽车在第一款车型G3上早就玩过,而且被证明是被无限放大的功能点,实际、生活中并无卵用。

事实上,小鹏汽车后面的旗舰车型P7上,已经删去了车顶摄像头的“噱头”卖点。

乐逗观察:

身为龙头企业、尤其大型国企,在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路上,理应充当排头兵。

况且上汽集团长期维持“合资强、自主弱”的局面,不仅“整治”层面说不过去,广大的网友和国人消费者,也是看不过去的。

所以我们看到,哪怕饱受质疑上汽依旧要硬着头皮,同时新创R和智己两个新能源子品牌。

一个是继续在自己现有的体系里寻求突破,一个则是联合互联网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试图跳出既有体制和机制奋力一搏。

大的方向上看,新四化产业变革浩浩荡荡,不会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上汽开足马力备战新能源,战略层面并没有错。

只是落实到具体的战术层面,上汽乘用车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同时多处挖井分散精力,很容易费力不讨好竹篮打水一场空。

R汽车就无需多言了,迄今为止没有让我们看到,它有真正跳出荣威的影子,产品只是换标换壳的话,注定不会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智己汽车的出现,也会极大程度上分流R汽车的资源和流量。

至于智己汽车,鉴于前些年上汽阿里联合搞过车机系统,一开始也是你侬我侬,最后还是双方在核心利益诉求点上存在冲突,导致斑马网络一度错失先机成为遗憾。

很难不叫人感慨,上汽阿里的再一次牵手造车,能否相亲相爱从一而终。

别忘了,这一次中间还多了一个“第三者”,上海浦东新区地方政府。

会不会上演“三个和尚打水”的故事,不好说。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今年恰逢花甲之年,按照惯例退休进入倒计时。

R汽车和智己汽车,会成为陈虹的最后一笔“整治”遗产,还是遗憾?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