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还没从风口上下来,共享汽车又来了。最近,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共享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同时,交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将私家车车辆性质登记为“租赁”并符合当地有关规定,也可从事分时租赁业务。
 
汽车共享的理念最早在1987年的瑞士就出现了,现在在很多欧洲国家和城市都发展成了一种普遍的形式。有调查显示,一辆私家车在一天24小时里,真正使用的时间平均不到3小时,所以,存量私家车作为一种闲置资源,拿出来共享简直是环保、高效又多赢的事。当然,欧洲的车辆共享故事,是建立在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不止一辆车、有些城市没有车寸步难行、路权得到完整保障等等的基础上的。而我国国情是,“有车”虽然被认为是可炫耀的身份象征,但在一线城市用车,就会面临买车摇号、通行限号、停车停不到等等的难题。所以,另一种不同于存量私家车共享的共享汽车应运而生,就是除了名字和共享经济没什么关系的共享单车模式——— 由平台提供自运营车辆,统一进行出租。简单来讲,就是一个新型的租车公司模式。
 
在有很多私家车限制条件的一线城市,共享汽车的好处显而易见,几乎完美躲避了限行、限号、抽不到车牌、不想买车牌、没钱买车位等等的状况。当然,共享汽车也躲不过停车难,之前就有共享汽车被抱怨停车点太远,如果随便选一个地方停车,停车费要下一个用车的人给,虽然现在平台们用停车优惠券暂时解决了问题,但烧钱终归不是长远之计。据说,目前已经有部分城市探索企业和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每年缴纳固定费用,他家车辆就可以在市区内合法划设的路内免费停放,但这又遭受了侵犯公共利益的质疑。毕竟,在广州如果开自己的私家车停在路边咪表,可是要16块一小时啊!
 
如果将共享汽车解释成推动环保的一种措施,有助于减少多余的私家车购买和使用,是说得过去的。可是,这就要回到一开始说的,应该是存量汽车的共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额外投放。政策开了一个口子,私家车车辆性质登记为“租赁”并符合当地有关规定就可以加入共享汽车,但问题是,就算政策允许,真正的私家车愿意拿出来和人共享吗?这无论对于租赁者或是承租者都是非常复杂的事情。租车的人可能不会只想要某个品牌的车这么简单,还会对车子的新旧、配置、性能甚至内饰提出要求,私家车可能提供额外的惊喜,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惊吓,毕竟它不像平台公用车这么标准化。出租自家车的人要想的就更多了,对对方使用时候有什么要求,这不仅仅是针对意外事故或违规,一旦这辆车是自己的,有酒鬼在里面呕吐、烟民在车里吸烟甚至司机吃饼干掉了一地毯的渣都可能算自己心目中的损坏,但要怎么规定、怎么监督、怎么问责,几乎是个无底洞。而从平台的角度,设置规则也十分复杂,光是私家车的保险就够头疼的了。
 
几乎所有带“共享”的产品,都会经历中国本土化。之前有人特意买房子来做airbnb,是因为房子是可以保值甚至大幅升值的资产,但车子无论在地球上哪个角落都是消费品,一下地就不保值了,你愿意将自己的私家车和人共享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共享汽车大概终究会保持新型租车公司的状态吧。